登录本站->现在注册

 忘记密码?
请输入数字验证码进行登录:

Not a member yet? Join the AES

NBA vs. CBA ----全媒体时代篮球赛环绕声实时制作的借鉴与思考

 

NBA vs. CBA

全媒体时代篮球赛环绕声实时制作的借鉴与思考

----写在2015广东“运动赛事直播音频技术研讨会”之后

成都广播电视台  向海燕

 

【提要】:

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的声音如何制作才能提升品质兼顾效率?结合快餐文化语境和资源并不充沛的地方台现实,来自美国的音频专家Dave Grundtvig在2015广东东莞“运动赛事直播音频技术研讨会”上分享了NBA的制作经验;并在2015年12月13日晚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广东vs.天津的比赛直播中和广东电视台同行分别混录了上下半场的环绕声。

本文旨在呈现此次研讨会上关于篮球赛环绕声实时制作的最新话筒技术、极简系统方案等颇有借鉴价值的精彩看点;与此同时,尽管基于完全一样的话筒方案,根据该赛事直播当晚多终端受众的收视反馈,上下半场有着迥异的视听感受。直观而言,是精湛的操控技巧致胜;表演状态的混录风格,理性与感性、“完美不等于美”、“少即是多”等理念的探讨则是更深入的剖析和思考。

 

【关键词】:

抛物面集声器  三点式环境话筒单声道转立体声合成器  以表演的状态混录 理性与感性  对比 

 

一、从一场上下半场分别由中美两国录音师实时混录环绕声的篮球比赛直播说起

2015年12月13日晚,广东东莞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由广东卫视和荔枝网同步直播的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广东vs.天津的比赛幕后,同步上演了一场环绕声制作技艺国际交流比拼之盛事。

该比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中美两国录音师实时混录环绕声,让现场观摩的来自全国各电视台的音频中坚力量和电视机前、手机移动终端等的广大受众欣赏了一场风格迥异、别样精彩的篮球赛。

发起挑战、代表中国出阵的是广东电视台的音频团队,身披过08北京奥运、广州亚运会战袍,有着多年的体育赛事制作经验;美国方面,则是由SHURE 和安恒利公司邀请来的服务于美国各大运动赛事包括NBA、“超级碗”等并多次荣膺艾美奖的音频工程师Dave Grundtvig 担任A1[1],亲自混音。

为期两天的“运动赛事直播音频技术研讨会”是这场特殊“邀请赛”的前奏。会上,“参赛”双方包括主办方在内,都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Dave Grundtvig 作为主讲嘉宾之一,热情分享了当前NBA篮球声音制作的至in工艺,同时也以时间和资金短缺的快餐文化语境为预设,针对国内体育赛事制作的现实深入探讨,示范实施。极简的话筒方案,精湛的混录技艺,多终端的收视效果均有耳目一新之感,效率之高也令人振奋。不仅可资借鉴,更有混录理念的冲击,发人深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话筒技术于制作工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2年,Dave Grundtvig 曾受邀到北京参加过由CSMPTE和SHURE公司共同主办的“音频技术沙龙”,分享过他的工作心得和成功经验。三年后在东莞的研讨会上与国内同行重逢,“我带来了新东西。”Dave Grundtvig 自信道。

笔者有幸参与其间,感悟颇深。怀着个人工作实践过程中遭遇的诸多环绕声制作上的困惑被解开、忍不住继续分享给更多同行的喜悦和冲动,下文将一一解析。细心的同行不难发现其中有着从备战08北京奥运以来以央视团队为代表倾力研发、一度创造辉煌的篮球环绕声实时制作技术发展至今,精彩连连的突破和演进。

 

图1:Grundtvig坐在观众席中间位置,示范讲解篮球赛环绕声制作“视点”的选择

 

 

二、关键点解析

1、极简的话筒方案

1.1 抛物面集声器Parabolic &微型话筒

安装在左右篮架离地2.5米左右高度,有符合规定且尽量多伸出来俯瞰半场的位置,各有一只微型话筒置于抛物面集声器(以下简称Parab)的焦点处。这个原理和外形都类同卫星接收天线的透明亚克力“锅”,相比以往大家熟悉的常见于体育赛事的26 inch “大耳朵”,Dave Grundtvig 带来的这款,仅9 inch直径,材质和厚度很有讲究,在其接近锅底约2英寸的固定焦点处安装一只全向的微型话筒,可以是任意品牌、型号,频响尽量平直,无高频提升的最好。

名为Klover的此款袖珍Parab,最早源于2012年美国fox 电视网因不满当时市售Parab产品,为了提升赛事制作的声音品质的一项委约设计。14年才推出9英寸型号,迅速在NFL等各大赛事制作中受到追捧;替代常用的枪式话筒用于摄像机头的安装,也倍受青睐。实践证实,抛物面集声器并非直径越大才好,对于篮球赛场音调偏高的效果声的拾取,9英寸的Parab特别适合三分线以内区域。

三分线外的半场以内,由篮架背后稍高一点的一只枪式话筒SHURE VP89L负责拾音。球队训练时候,我们在调音台上切换比较这两只话筒拾进来的声音,能明显感觉到Parab的声音松弛自然、有明显的空气感,活力十足;相比之下,枪式话筒明显音色集中,发紧,少了很多活泼泼的东西。

除了两只Parab里的微型话筒,篮圈下面贴上一只,拾取篮球入网声。预算充裕一点的时候,也考虑在紧贴篮圈的位置再贴上一只,拾取篮圈振动的声音。两只话筒的EQ根据目标声源特性做了针对性处理,也避免了两只话筒因为距离太近产生相位问题。

 

图2:  篮架上下安装的parab+微型话筒、枪式、大振膜电容、界面等共五只话筒

 

1.2枪式&界面话筒

枪式话筒是体育赛事的标配,游机机头必备。除了上面提到的左右篮架的两只,赛场远端边线一侧的记分台前、沿围栏,以中线为轴对称安装三只短枪SHURE VP89S上立架,高度70cm左右,朝地面倾斜15-20°能有效避开远处观众声2-3 dB , 从而提高赛场效果声电平比例(见图三)。

近端一侧边线外,左右半场正中,地板安装各一只心形界面话筒SHURE MX391(见图四)。

图3:记分台前的三只短枪

图4:近端赛场的两只界面

 

我们也发现,在篮架立柱基座正中的地面冲球场、很隐蔽地安装着这款界面话筒,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由它搞定;利用地板这个大的反射面,这只话筒拾取的篮球撞击地板声可以为.1声道提供能量十足的信息(见图二)。

1.3三点式环绕声话筒布局--MS制式立体声话筒&大振膜电容话筒

左右篮架背后,各安装一只大振膜心形电容SHURE KSM32冲观众区(见图2);大全景主机平台位置,安装MS制式内置解码器的SHURE VP88电容话筒一只,带立体声宽度调节,输出分左右声道。

上述三只话筒的声像设置分别是前方L、R和后环的Ls和Rs,同品牌话筒音色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极为简洁地构成了环绕声场。

Dave Grundtvig 把体育赛事的观众声比做交响乐队,他更喜欢大振膜电容话筒细节丰富、瞬态良好的特性,用于拾取观效,精微的音色层次让声场的刻画更加细腻。由于现场扩声的声压级并不常是服务电视的A1所能掌控,在NBA也同样如此。对于这样一个超110dB的扩声大声压所统领的声场,加上室内反射,大间距的观众效果话筒,不用担心彼此相关性不够。

戏称“SHURE比基尼”的三点式环境话筒解决方案,极简,却能达到应有效果。

图5:登上CAM1#平台,Grundtvig亲自安装MS制式的环境话筒

 

2、空间处理技术—mono 2 stereo™

声场构建起来了,该布的点话筒也到位了,那么单声道的点话筒怎样才能融入这样一个场,是混音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对A1而言,既希望近距离拾取效果声很清晰干净富有表现力,但是声像窄、显得突兀的感觉却不那么愉悦,如果等量分配到L/R,幻象的声像仍在正中,既容易干扰也容易被C通道的解说掩蔽。

Dave Grundtvig 讲座中多次提到的 Neural audio,正是其解决方案。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单声道转立体声的mono 2 stereo™合成器,包括一大堆upmix和downmix设备在美国主打体育的转播车上未见缺席,它们多采用了DTS的专利技术—Neural technology。环绕声制作的常态化和高品质诉求催生了对它们的大量需求。因为“实中”的C通道只能留给解说,那么有了DaySequerra公司出品的mono 2 stereo™这类产品 ,单声道效果素材在环绕声场中便不再只是一个突兀的点了,而是在L/R之间有了可调的形体、宽度和深度,制造一个听感自然融合的sound stage 几乎是信手拈来,使用简单,目的明确。

3、  Motion and Emotion---以表演(演奏)的状态混录

准备工作就绪,真正的比赛即将开始。当晚的现场扩声声压级依然很高,赛场的效果细节很容易就淹没其中。我们看到,三只场话筒调好基本不动,Ls和Rs 表头指示出的量也不大,比L/R小了近15 dB有太低的感觉。原因之一是环绕声受众极其有限,录音师需时刻考虑到下混。Dave Grundtvig 说他甚至很多时候只在节目的开头几分钟听环绕声,一旦确认声场做好了,接下来用单声道监听。足见下混的重要性。

  “Motion and Emotion”是国际体育赛事公共信号制作所推崇的理念。声音的魅力在于可以捕捉情感、塑造空间,突破画框延展画面张力,是Emotion的重要载体。录音师把调音台或录音棚当乐器演奏的理念大家也并不陌生。如同音乐的现场演奏,体育赛事的声音制作也是连贯进行的时间艺术,容不得录音师在演奏过程中有丝毫分心。容易忽略的是,录音师需要及时从折腾系统、纠结配置的理性思维切换至感性的表达,情感状态与所“演奏”的作品深入契合。对于一场拼抢激烈的篮球赛事,毫无疑问,录音师得有置身赛场的状态。

而Dave Grundtvig 最突出的个人风格正在于其表演状态的混录。点话筒是实时调音操作的重点,多年来Grundtvig有自己熟悉且固定的音源推子布局。调音台的每路推子恰是琴键,唯有把画面当乐谱,调音师聚精会神地跟随球的运动去play,瞬息不停的指尖舞动中,所有推子平滑起伏转换,只有需要奏响的那一路点话筒是推起来的,尽可能减少了无效串音,让赛场上极富冲击力、细节纤毫毕现的效果声及时配合高清的画面呈现出来。多年的磨砺让他足以抛开技术指标的心理负担,表头么,用耳朵听!

2015年12月13日晚,东莞文体中心,广东对天津的比赛,Dave Grundtvig 言传身教,下半场大秀了一把他多年练就的钢琴演奏家feel 的调音台操控技巧,展示了NBA-style极致声音体验之完胜秘笈,与会代表叹为观止。根据多个终端的收听效果反馈,下半场赛场显得丰满,氛围、空间感和细节等都有明显地改善,解说清晰度依然。观众大呼过瘾。“观众是最好的评判。”广东电视台知名录音师李广宙说道。

三、混音风格之美中对谈---理性与感性

直播结束接受广东体育频道采访时,Dave Grundtvig 指出了中美两种混音风格的差异,比如,NBA-style是比较激进、尤其注重比赛细节声音元素的丰富,国内的风格偏relax等等……一场比赛,同样的话筒布局,上下半场迥异的听感,仿佛是两国录音师不同的风格、理念的呈现,结果发人深思。

在Alexander U. Case著、雷伟译《灵活的混音》一书中,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作为混音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敏捷的反应机制,能够让我们自己在宏观视野、轻松愉快、试验性尝试、即兴创作和非线性思维所带来的创造性工作状态和微观视野、紧张急切、受控状态、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深思熟虑和线性思维所带来的正常运转状态之间来回跳跃,这就是一个混音师的两极世界。”[2]是否有了瞬间被击中的感觉?

尽管,笔者个人并不赞同Dave Grundtvig评论中的relax一词,国内的现实是技术和制作由同一团队甚至同一人承担,安播的压力、系统可靠与否、技术正确与否牵扯了有限的精力,状态的切换远不如说来那么轻松。但是,作为录音师的我们兼具系统工程师的理性和混音师的感性,不求绝对平衡,但需适时调整,实时制作单元,尤其需要释放情感投入表演,理性的技术控制层面虽不可否认地一定也在同步运作,要有把自己放进赛场、把赛场的各种情绪通过声音进行传递和放大的热情去投入创作,有这样的状态,各种灵感、声音的表现力、感染力都会接踵而至。观众需要的是这样的声音,哪怕技术指标有瑕疵,也会是动人的声音。

四、更多思考和借鉴

1 、极简案例---地方台可资借鉴                                

其实,既然主办方希望此次研讨会能模拟出国内电视台体育转播的常态,通常是在时间紧迫、硬件资源并不充沛(地方台尤甚)的情形下来完成任务。那么安恒利公司赞助搭建的这****场制作系统,同样极简!仅用一张Studer Vista 1一体化数字调音台、六只JBL环绕声监听音箱,一台MADI设备分轨记录18只话筒,没有环绕声、立体声双系统,没有昂贵的环绕声话筒,无任何其它周边!有这场受众体验升级、我们乐得易用为王的环绕声直播打气撑腰,地方台完全可以不必再因资源匮乏而止步不前、视环绕声为畏途!

2、“完美不等于美”

比赛结束,有感于环绕氛围不甚强烈,笔者提出了疑问。Dave Grundtvig表示自己对声场非常满意,“我的哲学是,要么强调场,要么强调点,今晚(主场)观众非常给力,因此我可以集中注意力在点话筒上。”Grundtvig这样回答。

再度剖析Grundtvig的创作风格,恰好印证了席勒的经典美学论断:“完美不等于美”[3]。很多时候,我们制作环绕声苛求技术与表现的面面俱到、貌似追求完美,以至于主次不分、重点不明。能否最大限度地支持画面,升华情感,声音设计上,创造能为更多受众所感知的美,才是每一位声音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取舍、对比、“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是密斯的建筑设计哲学,和东方传统审美意趣一脉相通。

录音师激情饱满地跟随比赛节奏去组织素材,控制比例,同一时间推起最少的话筒,暗合了“少即是多”的妙理。近大远小的视觉透视原理某种程度也适用于声音,焦点[8]和景深的描述也不例外。

相关性可以营造出包围感和环境感,然而考虑到多平台、多终端的受众,声场的创建始终得有所节制,因为更多的下混情形会让我们的绞尽脑汁的设计因为相位问题音色受到影响、有时还会干扰到主体的表现。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一个前后均匀四平八稳的声场空间,就算包围感良好,如果缺少对比,会是何等的乏味。事实上,在嘈杂的现场环境中,分配于前方声道的赛场效果(包括中央C的解说)话筒,一样地会拾取到远方的观效,只要话筒选型(eg. 上述Parab)、布点、角度得当、操控得当,精准到位的少量话筒,反而能藉由明确的强弱层次对比、清晰与模糊的肌理对比,音色明暗、结构疏密的对比等等,“近取其质、远取其势”[4],使得声场空间中主次分明,刻画出丰富的细节与鲜明的层次,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让大量的中近景镜头有了饱含情绪、贴切的交代,兴奋点、刺激性十足,对于环绕声的受众,场中有点;对于下混到立体声、单声道的其他终端受众,既有生动的细节,也有不一样的声场感受。

体育赛事的观赏性、与观众情感的沟通与共鸣全赖声音的出彩而倍增。声音,向来具备直抵人心的魔力。

五、结语

无论是高清还是4k ,小尺寸的观映无法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是电视表现的硬伤,而环绕声的代入感极强,正好弥补画面这一短板。Grundtvig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体育赛事环绕声制作的探索,不断尝试并革新话筒技术。尽管相比话筒技术,他更看重的是调音技巧。进入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的声音制作如何才能提升品质、满足多终端收视需求且兼顾效率,Grundtvig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对我们而言,话筒技术容易借鉴,操控技巧假以时日也能习得,尤其需要汲取的是一种务实、创新的精神,一种时刻追求创造性表达的精神。

感谢shure公司、安恒利公司和广东电视台,在繁重的日常工作压力下还能以行业提升为己任,举办这样的研讨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厂商和用户的合力推动。分享、共赢,正是本文初衷。

致敬广东电视台的音响团队。2013的跨年晚会,他们迈出了国内综艺晚会环绕声直播的第一步;此次研讨会创新出挑的培训方式是智慧的考量;从容发起的挑战,既是实力自信的体现,更是胸怀和格局的担当。值得全国同行学习。

勇猛精进,方成大器。

 

 

【注释】:

 1、A1指高级音频主管。参见Dennis Baxter著.陈晨译.《电视音频工程师实用手册》P.23,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节录自【美】Alexander U. Case 著.雷伟译.《灵活的混音》P.19,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引自【德】席勒著.范大灿等译.《席勒经典美学文论》P.1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4、引自蒋勋著.《美的沉思》P.182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Dennis Baxter著.电视音频工程师实用手册[M].陈晨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徐慧明.大型体育赛事高清电视直播环绕声的实时制作[J].现代电视技术.2011(6):90-94.

[3]任金州、马国力主编.体育赛事电视公共信号制作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符亮.掌控频率的脉络,把握声音的灵魂[J].现代电视技术,2012(5):144-147.

[5]【美】Alexander U. Case 著.灵活的混音[M].雷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德】席勒著.席勒经典美学文论[M].范大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7]蒋勋著.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8]王丹戎.瞄准******的声音焦点---关于《集结号》的声音设计[J].电影艺术,2007(5):127-135.

作者资料:

姓名:向海燕;

性别:女;

职称:一级录音师;

职务:成都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录制部副主任;

通信地址:成都市高朋大道2号

联系电话:13881923937

邮箱:244346147@qq.com

 
玖玖模板站   正吧网   博域科技   家乐物流   if45.com   素材站   网站收藏   RSS News Feeds